美联储本周或继续“以静制动”
作者:管理员来源:汇富宝 www.guwe1573.com 时间:2025-07-30 09:30:31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断施压,但美联储本周大概率仍会再次推迟降息。一是尽管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些许降温迹象,但就业市场仍旧保持相对坚挺;二是大部分美联储官员仍对特朗普关税新政可能引发通胀走高心存担忧。在此背景之下,大部分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在7月30日的议息例会中将“以静制动”。若预测成真,这将是今年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连续第5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去年美联储曾大幅降息100个基点。
8月1日,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最后期限将来临。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将面临80年来关税最高位,叠加今年以来美元大幅走软,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可能需要等待更多的证据确信通胀没有飙升,然后再考虑是否重回降息之路。
最新数据显示,尽管特朗普宣布新关税政策以来,市场和消费者对美国通胀预期大幅飙升,但美国数月以来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却表现温和,不及市场预期。对此,美联储主席鲍威尔6月曾表示,关税的影响将取决于其水平,今年的关税增加可能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压力,并推升通胀,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会更为持久。关税效应已开始显现,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强,关税措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传导到消费者,正在实时调整对关税水平的最新预估,将在夏季进一步了解关税情况。
在关税政策大幅提升美国通胀不确定性的同时,今年以来,美元大幅走软也令美国通胀前景变数增多。去年年底,不少美国官员认为,特朗普新关税政策可能会推动2025年美元走强,就像特朗普在2018年和2019年的第一次高举关税“大棒”期间那样。因此,新关税不一定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至少不会完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所谓的汇率抵消至关重要。
但事实却是,自4月2日关税政策公布之前,美元指数下跌了6.8%。截至2025年6月底,美元指数甚至一度下跌了约10%,创下至少25年来迄今为止最糟糕的表现。7月以来,美元指数虽有所回升,但仍未收复“失地”。不少投资者预测,美元会在未来一年内进一步贬值。通常来说,美元走弱也意味着美国进口商品价格走高。换言之,美国消费者面临的物价上行压力可能会远比之前预测的要高很多。
近期,不断有美联储官员发声,考虑到最近6月份的就业报告强于预期,美联储仍有一定的等待时间来决定何时重启降息。另外,对于美国通胀前景,不少官员仍旧看法谨慎。他们认为,虽然2月以来的美国CPI数据表现良好,但新关税政策的真正影响可能会在7月以后显现出来。
不过,有机构指出,尽管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仍将在本周保持利率不变,但其未来持续降息的大方向并未发生改变。美国经济走弱的迹象已经比比皆是,即便当前就业市场相对强劲,但并非没有隐忧。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内,美国近90%的新增就业机会集中在三个领域:政府、休闲和酒店以及私人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在此期间,作为美国经济增长周期关键驱动力的所有其他行业——技术、商业服务、制造业、建筑业等平均每月只增加了23200个就业岗位。而新关税政策也可能会对美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由于担心家庭消费能力受到挤压、股市波动以及就业市场降温,美国已经出现了消费者信心减弱和支出停滞的迹象。
目前,市场预测,未来美联储降息的时点主要集中在9月和12月。综合来看,12月概率可能高于9月。